45.jpg

 

上週我質疑了陳芊芊和韓爍不知是否可相伴一生的疑惑,本週就來講講我認為哪種溝通模式可以愛得長久。


有一種模式叫 "方佳瑩和丁志明",一開始認識,他們就開啟line常聊狀態,家瑩無論遇到什麼問題,都可以跟志明聊個兩句。志明並不會特別討好的回答,相反的,他走樸實路線,直接間接的要佳瑩好好享受一個人的獨特時光。


不知道從何時起,佳瑩變得坦承許多,面對博ㄟ的追求,能夠好好坐下來說清楚 "我知道你很好,但我們之間不可能"。面對前男友大和說要做朋友,她也能表達 "我希望我們是那種久久才聯絡,從別人那裏聽說對方過得好的那種朋友"。


這一切轉變並非奇蹟,而是她在過程中跟丁志明不知道做了多少次誠實面對人生的練習。方佳瑩成長背後並非都是她一個人的努力,丁志明有好好托住她的背,讓她產生堅強的底氣去應付人生的關卡。


想想,人生不就是這樣。表面看似一個人在前方殺敵,但勇敢的背後永遠有其他人在支撐著不下墜,那些人可能是父母、朋友或是戀人。能做到一個人好好生活的人,其實並非是真正的一個人。


即便像丁志明這種自願注孤生的人,背後依然有疼愛他的舅舅、信任他的農場主人,以及方佳瑩、許慶芬等欣賞他的朋友。


我很喜歡志明發覺自己好像喜歡佳瑩之後,顯得不知所措又猶豫,但仍然支持佳瑩去日本打工度假。然後,他再慢慢晃悠一個多月,輾轉找到佳瑩,向她輕輕問一句 "你有沒有想過,如果我們在一起會怎樣?"


佳瑩曾對博ㄟ說過,"感情是相互的默契,是兩個人的共識,不是一個人追求,強迫一個人接受這樣的事"。志明想清楚了自己對感情的想法,再過來詢問佳瑩,過程顯得那麼舒服自然,一點強迫性質也沒有。


結尾,佳瑩害羞的笑了,說明了一切。他們會好好地在一起。


如此,輕鬆又舒服的感情交流方式,自然是比"你猜我猜"好,或是"我都是為你" 要好上太多。未來他們遇上其他困難,還是可以靠著和諧的溝通方式,商討出新的對策。


感謝編劇,對我們演示了這麼美的愛情模式。這是一種超越肉體的激情,朝靈魂契合方向走去的愛。祝願每個人都能遇到能夠舒坦互動的伴侶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一萬 (Yvonne) 的頭像
    一萬 (Yvonne)

    一萬個真心話

    一萬 (Yvonne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